會議簡介
「家庭動態調查」自1999年啟動,是以家庭為主要議題的跨領域追蹤調查研究計畫。現有的調查對象已擴及三代,包括首波首波以全臺為抽樣範圍,透過面訪完成的1935-1991年次主樣本,及分別自2000年、2024年起納入的主樣本子女、孫子女。持續追蹤中的,有六千多位受訪者。「家庭動態調查」除了每波重複蒐集的自評健康與福祉、工作、婚姻狀態、居住安排、家庭收支、重要親屬(如配偶、父母、配偶父母、子女等)資訊外,也透過加掛題組,以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蒐集多元訊息,如心理量表、大五人格、家庭態度、社會信任與社會網絡、健康行為等題組。據2025年3月底的統計,運用「家庭動態調查」資料發表的期刊、專書論文超過180篇,碩博士論文將近300篇。
本次舉辦的學術活動,分為工作坊及研討會兩部分。工作坊除簡介「家庭動態調查」的樣本與資料概況外,也將介紹Comparative Panel File (CPF) 及Cross National Equivalent File (CNEF) 兩大跨國家庭追蹤調查資料整合平台。透過這兩個平台,研究者可更容易地進行「家庭動態調查」與他國類似調查的跨國比較研究。研討會則將透過公開徵稿,徵求應用「家庭動態調查」資料進行的研究,以分享並交流相關發現與成果。
研討會暨工作坊重要日程
摘要投稿 | 即日起至2025年8月17日止 |
摘要投稿接受與否通知 | 通知信已寄出(2025年8月29日) |
開放工作坊及研討會報名 | 2025年10月1日 |
繳交長摘要或全文截止 | 2025年10月27日 |
工作坊及研討會報名截止 | 2025年10月31日 |
工作坊舉辦時間 | 2025年11月13日 下午 |
研討會舉辦時間 | 2025年11月14日 |
公開徵稿
- 徵稿主題:應用「家庭動態調查」資料進行的家庭、勞動、教育、人口、心理等各領域的研究。
- 邀稿對象:國內外公私立大專院校教師及學生、國內外學術機構研究人員。
- 論文格式與投稿規定:
- 投稿請備300-500字論文摘要,填寫網路投稿表單(網路投稿已截止)。
- 投稿摘要經籌備委員會審查後,將個別通知投稿者接受發表與否,並請接受發表者於時限內繳交長摘要(英文稿件3,000字以上,中文稿件2,000字以上)或論文全文。
會議議程
工作坊議程
- 日期:2025年11月13日
-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二會議室、同步開放線上會議
時間 | 議程 | 議程簡介 | 主講人 |
---|---|---|---|
13:30-14:00 | 報到 | ||
14:00-14:10 | 召集人致詞 | 于若蓉研究員 | |
14:10-15:10 | 「家庭動態調查」─樣本結構、問卷內容與資料應用 | (1) 簡介家庭動態調查的抽樣方法、樣本結構、追蹤原則與樣本流失情況。 (2) 簡介家庭動態調查問卷種類、核心題組、加掛題目。 (3) 資料的現有研究成果、可能應用。 | 于若蓉研究員 |
15:10-15:30 | 休息 | ||
15:30-16:10 | 「家庭動態調查」跨期資料串連 | (1) 簡介家庭動態調查跨期資料串連方法(以Stata為例)。 (2) 介紹「家庭動態調查資料檢索及合併系統」。 | 黃奕嘉 |
16:10-16:30 | 休息 | ||
16:30-17:20 | Comparative Panel File (CPF) 簡介─平台架構、資料取得與跨國資料整合 | (1) 簡介CPF平台架構與各國資料取得方式。 (2) 介紹CPF程式架構與主要變數內容。 (3) 介紹CPF相關資料與家庭動態調查資料的整合。 | 涂菀榕 |
研討會議程
- 日期:2025年11月14日
-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一會議室、第二會議室(不開放線上會議)
蔡明璋(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執行長) |
||
1. 張峯彬 Cross-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first childbirth on parental well-being: Evidence from six countries 2. 鄭輝培、于若蓉、陶宏麟 Retirement and life satisfaction: A cross-country comparison | 1. 黎德星 、游騰林 Young people’s housing trajectories in Taiwan: The interplay of parental assets and market dynamics 2. 柳皚然、趙孟珂 Changes in family investment in children’s out-of-school education in Taiwan |
|
1. Yi-Lin Chiang and Angran Li Path determined: Admission systems and elite college enrollment in Taiwan 2. 蔡明璋 東亞社會的成年初期人口的職位與收入:比較分析 3. 彭思錦 自營業者、薪資與自評健康:基於家庭動態調查的實證分析 | 1. Shih-Wei Yang、Malcolm Koo、Tsai-Wei Huang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family interaction patterns: A family systems perspective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offspring’s emotional well-being 2. 張詠菡 跨世代資源移轉:辛苦打拼不如有富爸媽? 3. 吳婉萍 誰最有可能照顧父母?子女照顧父母的決策分析─來自台灣家庭的實證研究 |
|
1. Ya-Fei Yang、Ju-Ping Lin Change amid continuity: Generational dynamics of educational homogamy, parenting styles,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2. Edmund W. Cheng、Howard H. Wang Political sources of low fertility intension in East Asia: Integrating survey and computational evidence 3. 林義宏、張仁和 式微或重塑?探討台灣民眾的家庭價值變遷及其與同婚態度、早期家庭逆境經驗之關聯 | 1. 陳端容、廖培珊 Buffering decline: The protective role of family decision-making involvement on physical function in older Taiwanese adults 2. 謝妮娜、陳秀蓉、周玉慧 孤寂的解方在網路遊戲裡?高齡者休閒型態、網路使用模式與孤寂感之關聯 3. 郭俊東 寂寞感與健康及幸福感之關係:2020–2024 年臺灣家庭動態調查的實證分析 |
|
1. 周玉慧 婚姻狀態變化與幸福感:因果抑或選擇? 2. 劉蓉果 疫情前後婚姻互動與關係之趨勢:婚姻效能、性別與年齡的角色 3. 徐美 Better off? Gender division of household labor | 1. 陳佳欣、陳佳宜 情緒剝奪經驗與家庭觀念對青壯年生活滿意度預期的影響:一項基於PSFD資料的實證研究 2. 許雅涵、劉宇涵、鄭雅輿 情緒調節策略在主觀社經地位與身心健康之間的調節作用 3. 陳元薇、陸偉明 探討年輕人特質焦慮、情感性社會支持與目標感對重新評估策略之預測力 |
|
1. 吳珮瑀 早年親子互動品質與家庭功能對成年婚姻滿意度與衝突的影響:以家庭動態調查資料庫分析為例 2. 王博日 大五人格特質對中高齡者社會參與及生活福祉的長期影響 | 1. 鄭皓駿 預測家庭動態調查的「個案無反應」軌跡:次序分析法的應用 2. 李承祐、林明仁、林奕霆、劉家妮、姚如謙、蔡宏杰、陳冠銘 Automating longitudinal data harmonization in the PSFD using large language models |
會議報名
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1日止接受網路報名。請點選連結填寫報名表單。
由於現場座位有限,主辦單位保留是否接受您報名的權利。報名結果將於11月7日前以email通知。
會議地點
-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第一會議室、第二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 中央研究院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臺灣家庭動態研究計畫
- 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
聯絡資訊
- 電話:02-27821693轉261(黃先生)、269(陳小姐)
- Email: psfd@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