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就不生?在臺灣,答案沒那麼簡單(2025.9.1)

一般印象認為,女性收入越高,生育與撫養孩子的意願會降低。不過,這樣的觀察較符合西方社會。在我們所處的臺灣,樣貌並不相同。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家庭動態調查」主持人于若蓉研究員與東華大學社會學系鄭皓駿助理教授,從「做性別」(doing gender)的觀點出發,結合 1999 至 2020 年的「家庭動態調查」資料,發現在僅育有一名子女的家庭中,妻子收入佔比(在夫妻合計收入中的比例)與後續生育意願呈 U 形關係;但對於尚未生育,或已育有兩名以上子女的家庭,妻子收入佔比與生育意願之間並沒有顯著的關聯。也就是說,在單子女家庭裡,當妻子收入佔比由低往中間提升時,因相對於丈夫的議價能力增加,較傾向不再生第二胎;然而當妻子收入高於丈夫時,出於「性別角色補償」的作用,社會對母職的期待反而可能提高生第二胎的意願。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2025 年 7 月 29 日刊登在《比較家庭研究期刊》(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第 55 卷第 2 期。

原始文獻:Cheng, Hao-Chun, and Ruoh-Rong Yu. 202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ives’ Share of Income and Subsequent Fertility: Evidence from Taiw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55, no. 2: 10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