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調查的田野調查執行期間,大約於當年的農曆年前14天展開,至同年六月底結束。訪問期間包含了農曆新年、清明節等華人社會傳統重要節日,希望藉此提高接觸到受訪者的機會。問卷設計等前置工作,大約在田野調查啟動之前的一年半展開。在問卷設計階段,由研究團隊檢視既有的問卷題組,在維持核心題組盡量不做更動的前提下,考量過去訪問結果、時代變遷等因素,進行核心題組修訂。對於加掛題組,則考量可容許的問卷長度、加掛題組的重要性,及與核心題組的關連等因素,決定加掛題組的內容。問卷初步設計完成後,則視需要進行認知訪談(cognitive interview)或預試(pretest),以測試新增或修改的題目是否恰當。為避免影響正式訪問,預試或認知訪談的對象並非取自正式訪問樣本。研究團隊會視該年問卷設計的實際情形,決定採用整份問卷或部分問卷題目作為預試問卷,並決定以面訪或電訪方式執行預試。在完成認知訪談、預試之後,研究團隊再就訪談結果進行討論與問卷題目修訂,直到問卷內容底定為止。自2014年起,對於問卷內容、調查執行方式與流程、調查資料保管與對外提供方式、樣本名單的管理等,研究團隊均依循研究倫理規範,於每次調查的前置作業階段,即提送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倫理委員會審查,於取得審核通過證明後才啟動田野調查執行工作。

預試、正式調查的田野調查執行工作,是由研究團隊與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調查訪問組合作進行。對研究團隊預定進行訪問的樣本,調查組會預先郵寄訪函,於訪函中敘明訪問目的、受訪者參與的重要性、預定訪問期間、可資查證的管道、聯絡資訊等;另會寄發公文給內政部警政署反詐騙專線、地區派出所、村里長等,以便受訪者查證。訪員的召募分派,也是由調查組負責。在每次調查中,約有半數以上的訪員曾參與過家庭動態調查訪問。在進行田野調查之前,會進行為期三天左右的訪員訓練,除由研究團隊講解問卷內容、問卷記錄原則外,調查組會講解訪問原則等其他訪員應注意事項。

自1999年至2016年調查,幾乎所有問卷都是採面訪方式,由訪員以一對一訪問的方式完成。直到2018年起,才有部分樣本採取網路自填問卷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其餘樣本仍採面訪方式進行資料蒐集。在面訪方面,1999年至2011年是採用紙本問卷進行訪問;2012年起改以調查研究專題中心開發的電腦輔助面訪(computer-assisted personal interviewing, CAPI)系統進行訪問,由訪員攜帶配備CAPI系統的平版電腦,與受訪者進行訪談,並在平版電腦上進行記錄。2018年開始採用的電腦輔助網路調查(computer-assisted web interviewing, CAWI)系統,亦是由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自行開發。

為確保訪問品質,在訪問候會抽取部分樣本,利用電話或電子郵件進行複查(retest);對於難以自前述管道進行複查的樣本,則會請訪員以外的人員進行實地複查。自2020年開始,面訪調查由於會在徵求受訪者同意後進行錄音,僅有少數完訪者需透過電話進行複查。而對網路自填問卷的受訪者,則一律以電話複查。

除在調查執行過程中即進行資料檢核外,在田野調查結束後,會進一步進行資料清理,並製作過錄編碼簿(codebook)等資料說明文件(metadata)。資料檢核的項目包含不合理值(illegal values)及邏輯檢核等。除了確認每個變項的數值皆在合理範圍內,也確保前後題項的答案符合邏輯的一致性。另會就相同樣本不同波次的資料進行比對,以盡量減少前後波次答案不一致的可能性。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面訪調查系統

追蹤原則

主樣本於首波調查以主樣本首波調查問卷進行訪問。對完成首波問卷訪問的主樣本,會持續以追蹤主問卷進行追訪。在2012年之前,主樣本的追訪是每年進行;自2012年起,改為每兩年追訪一次。

主樣本於首波調查以主樣本首波調查問卷進行訪問。對完成首波問卷訪問的主樣本,會持續以追蹤主問卷進行追訪。在2012年之前,主樣本的追訪是每年進行;自2012年起,改為每兩年追訪一次。

主樣本若未能於首波訪問中完訪,後續即不再接觸。首波問卷完訪的主樣本,會持續嘗試進行追蹤。但受訪者可能因為聯絡不上、拒訪、死亡等因素而流失。部分聯絡不上或拒訪的受訪者,亦有可能在中斷數年後重新接受訪問。 子女樣本自符合受訪對象年齡範圍的年度起,會持續嘗試接觸進行訪問。子女樣本在第一次完成訪問後,即視為獨立個案進行追蹤,不受當年度主樣本是否完訪影響。但若主樣本因長期聯絡不上、拒訪、重病、死亡等因素,而讓計畫決議不再嘗試進行追蹤的情況下,從未完成任何訪問的子女樣本也將一併停止接觸,僅持續追蹤其他子女樣本。